期刊常識 |
文科學術期刊的建設 |
時間:2013-5-8 16:25:17 來源: 點擊:4722 |
|
近年來,文科學術期刊在數量上和篇幅上都增長得比較快,同時,關于如何建設好文科學術期刊,如何提高其學術質量的討論也經常見諸于報端。這個問題關涉到我國人文社會科學能否健康地成長和發展,確實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筆者認為,建設文科學術期刊需要努力處理好以下三個方面的關系:
一、編輯素質的提高和期刊分科發展的關系。毋庸諱言,文科學術期刊的發展對編輯人員的素質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這些年來,一大批已經獲得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的青年人才充實到編輯隊伍中,大大地改變了文科學術期刊的辦刊思路,提升了編輯人員的總體素質。不用說,編輯人員素質的普遍提高,對文科學術期刊水準的提高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然而,我們也必須清醒地意識到,編輯人員素質的提高是有限度的。一方面,這個時代的精神狀態是浮躁,而這種普遍的心態也對青年編輯人員的治學態度和工作態度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另一方面,目前大量的文科學術期刊是以綜合性作為自己的特征的,也就是說,凡屬人文社會科學范圍內的所有學科的論文,均可在這類刊物上發表。這樣就產生了一個矛盾,假如一個編輯人員只熟悉一個二級學科(其實要做到這一點也是十分困難的,他可能至多只能熟悉一個二級學科中的某個研究方向)的話,那么,他又如何去判斷來自人文社會科學其他一級學科、二級學科的論文的質量呢?比如,按照目前的分類方法,哲學作為一級學科包含著以下八個二級學科——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科技哲學、邏輯學、倫理學、美學和宗教學。其中任何一個二級學科又包含著許多不同的研究方向。這就啟示我們,任何一個編輯人員,哪怕他再有天賦,也無法通曉整個一級學科,更不要說其他一級學科了。
在這樣的態勢下,要提高文科學術期刊上發表的論文的學術質量,我國文科學術期刊中大量的綜合性期刊就應逐步轉化為分科性的期刊,如《哲學研究》,只發表哲學類論文,但如上所述,由于哲學有八個二級學科,所以,《哲學研究》仍然是哲學這個一級學科范圍內的綜合性期刊。當然,像《外國哲學》,甚至《現代外國哲學》這樣的期刊,其分科性才變得比較明確。分科性的文科期刊的發展恐怕是今后文科學術期刊發展的一個根本性的方向。也就是說,只有通過分科的限定方式,編輯人員素質的確定才會獲得明確的方向,從而從根本上確保文科學術期刊論文的質量。當然,綜合性期刊仍然需要保留一些,但不宜太多太濫。
二、論文初審和雙盲評審之間的關系。近年來,通過雙盲評審來杜絕關系稿,提高文科學術期刊的質量已經成為學術界的共識。但實際上,任何文科學術期刊在審稿時都不可能做到“完全的雙盲評審”,而只能做到“不完全的雙盲評審”。業內人士都知道,一方面,如果全部來稿都采用雙盲評審的方式進行遴選,不僅會大幅度地增加審稿的經濟成本,而且也會大幅度地提高審稿的時間成本,從而使刊物在經濟上難以維持,也難以按時出版;另一方面,來稿中存在大量質量極低的稿子,如果把這些稿子也納入到雙盲評審中,那編輯人員幾乎就無事可做了。因此,每個文科學術期刊實際上都是以如下的方式來處理稿子的,即編輯人員先對稿子進行初審,在初審的基礎上,再把一些重要的,但在觀點上把不準的稿子送給相關的學科專家匿名進行評審。
這樣就產生了編輯人員對大量來稿的初審、遴選和匿名專家對少量來稿的再審之間的關系問題。一般說來,匿名專家對匿名稿子的評審是比較公正的,如果說存在著不公正的可能性的話,主要是由以下的因素引起的:第一,稿子在形式上是匿名的,但實際上,在其行文和注釋中仍然自覺地或不自覺地透露出作者的相關信息;第二,匿名稿子所涉及的主題并不是某個匿名專家最擅長的研究領域,從而出現識見上和評審上的偏差;第三,匿名專家完全從自己的好惡和觀點出發來評審稿子。當然,這些消極因素可以通過編輯部的精益求精的工作而減少到最小的程度,但完全避免這些因素的存在恐怕也是比較困難的。
更值得注意的環節是,編輯人員對大量來稿的初審。這里可能存在的問題是:第一,把關不嚴,致使一些質量較差,甚至在學術上有硬傷的稿子被遴選進來;第二,熟人的、質量不高的“關系稿”被引入;第三,由于知識結構和判斷失誤,未能讓真正有價值的稿子得到錄用;第四,編輯部出于“創收”的考慮,鼓勵編輯人員出賣版面。事實上,據我們所知,有一些文科學術刊物出賣版面的情況很嚴重,而各個高校制定的碩士生、博士生在校期間一定要發表論文的規定也促使研究生把大量稿子投向這類刊物,從而助長了這類現象的蔓延。所以,只有處理好編輯人員初審和匿名專家再審之間的關系,抓好兩次評審中的每個環節,才能使真正優秀的稿子脫穎而出。
三、自來稿和約稿之間的關系。如果對文科學術期刊所收到的稿子做一個結構上的分析,就會發現,它們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自來稿,即作者自己向編輯部投寄的稿子。應該看到,在通常的情況下,編輯部收到的大部分稿子是自來稿。自來稿的情況比較復雜。其中極少數稿子是在作者自己的興趣和潛心研究的基礎上撰寫出來的,這些稿子的質量比較高。但平心而論,絕大部分自來稿的質量是比較差的,作者撰寫它們出于各種不同的動機,有人甚至于把自己很粗糙的一些想法寫出來寄給編輯部。何況,自來稿的內容也是很分散的,作者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不管什么樣的文科學術期刊,如果完全錄用自來稿,其內容上就會成為“一盤散沙”,毫無自己的特色可言。
由于自來稿的上述特點,就使編輯部的約稿對于任何想辦出自己特色來的文科學術期刊來說,變得十分必要。約稿具有如下的好處:第一,編輯部能夠根據自己的定位和發展方向,設計出相關的專欄和專題,并組織一流的專家來撰寫稿子。一旦相關的專欄和專題出了名,期刊在學術界也就獲得了較大的影響。第二,容易形成自己的特色。事實上,優秀的文科學術期刊幾乎無例外地擁有自己的特色專欄和專題。當然,編輯部約請專家撰寫的稿子也不能在質量上得到絕對的保證。在極少數情況下,個別專家并不愛惜自己的羽毛,可能會趁機把自己寫得很差的稿子出手,弄得編輯部啼笑皆非。總而言之,文科期刊要努力處理好作者自來稿和編輯部約稿之間的關系,既不疏忽自來稿中極少數優秀的稿子,又設計好相應的專欄、專題,以形成自己的特色。
綜上所述,文科學術期刊發展的根本方向是分科性,而不是綜合性。如果編輯部能積極地協調好上述三方面的關系,將會把文科學術期刊辦得更加有聲有色。 |
 |
|
|
 |
|
欄目列表 |
|
 |
推薦內容 |
|
 |
熱點內容 |
|
 |
|